日前,仙人岛经济开发区与伊拉克卡尔巴拉工业城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正式结为“互助园区”,围绕甲醇产业链、能源技术合作等领域达成多项共识。此次合作标志着仙人岛经济开发区国际化步伐再提速,努力构建从原料生产到终端应用的甲醇全产业链跨国合作新模式。
根据协议,仙人岛经济开发区与卡尔巴拉工业城将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互设联络机构。伊方计划在仙人岛设立办事处或贸易公司,作为其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经贸合作窗口;仙人岛则将协助伊方对接中国能源装备及技术服务资源,推动双方企业深度协作。
卡尔巴拉工业城地处伊拉克石油核心产区,拥有丰富的油田伴生气资源,而仙人岛经济开发区作为辽宁省重点化工产业基地,拥有成熟的甲醇储运、深加工及油醇共炼技术。双方合作将实现资源互补,形成“伊拉克原料生产——中国技术转化——全球市场应用”的产业链闭环。
仙人岛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有助于仙人岛经济开发区即将打造的“中东原料+中国技术+国际市场”甲醇产业标杆,未来还可拓展至绿氢、绿色甲醇等新能源领域。洽谈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石油大连石油交易所、山东电建公司也与伊拉克卡尔巴拉工业城就下一步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协议还明确,仙人岛经济开发区将协助伊拉克卡尔巴拉工业城在中国采购二手炼油设备,并推动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等中方企业参与设备更新及后期运营维护。此举既盘活了中国国内闲置产能,又为伊拉克工业升级提供成本优化方案,实现双赢。
此次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产能合作的创新实践,通过甲醇产业链的跨国布局,中国技术、装备与标准将进一步融入全球能源体系。仙人岛经济开发区有望借此升级为东北亚甲醇贸易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