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决赛竞猜_中国体彩网-游戏app娱乐

图片
网站首页 > 2023两会专题 >  人大建议办理 > 正文

对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欧洲杯决赛竞猜_中国体彩网-游戏app娱乐加强基层执法人员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建议》(第106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27

【字号:

分享:

王宾代表:

您提出的《欧洲杯决赛竞猜_中国体彩网-游戏app娱乐加强基层执法人员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营口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主责主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同时,注重在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中建章立制,切实提升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坚持严格执法的“硬度”和热情服务的“温度”相结合,一方面,铁拳铁规治污,畅通“两法”衔接,以罚促管、以罚促治,让制度真正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另一方面,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突出主动靠前服务的帮扶理念,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引导企业绿色健康发展。

建立执法事项目录。依据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编制《营口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涵盖203个执法事项,进一步明确执法范围,明晰职责边界,做到行政执法有法可依。

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制定《营口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规范(试行)》,内含总则、行政处罚规范、行政强制规范、行政移送规范、行政命令规范、责任追究、附则共7章63条,并附全套法律文书示范文本,规范工作流程和执法行为。

“双随机”抽查,杜绝执法检查随意性。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相关制度,制定“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方案。建立污染源监管信息库和环境执法人员信息库,并实时对信息库中的内容进行更新。严格执行执法检查批准、登记、通知、备案制度,确保执法检查工作合法性。市、县生态环境执法机构“双随机”抽取到同一家企业,已开展现场检查的,不再重复检查。积极与其他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抽查工作,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双随机”抽查结果全部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执行“三项制度”,积极践行阳光执法。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公示。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处罚决定等行政执法信息,均按时间要求在营口市生态环境局门户网站上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践行“阳光执法”理念。配发新式移动执法记录仪,拍摄视频可在指挥平台实时展示,实现远程决策指挥,也可在检查后上传集中储存,既能切实维护被检查单位合法权益,又能使环境违法行为曝光在“阳光”之下。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市生态环境局做出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均经过法制审核,局聘任法律顾问也列席案审会,提出有关工作建议,使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更加完善。

宽严相济,正面清单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辽宁省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将20家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对纳单企业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原则上采取非现场执法方式,充分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视频监控、用电用能监控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监管,帮助企业提升改造自主监管能力。正面清单有效期原则上为3年,实施动态管理,不再符合纳入条件的企业将及时移出,对存在恶意偷排、篡改台账记录、逃避监管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不得再次纳入。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积极为市场主体减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文件的规定,结合权责清单,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广泛征求法律专家、律师和基层执法部门的意见建议,2021年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免罚清单”。“免罚清单”收到企业的欢迎和点赞,2020年11月21日,辽宁日报头版重点介绍了营口市生态环境局“免罚清单”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21年,修订印发《营口市生态环境局免于行政处罚和从轻处罚违法行为清单(2021版)》,免予处罚情形由此前的11项扩充完善至22项,新增从轻处罚情形8项,并设置例外情形7项。2021年实施免罚案件43件,同比2020年增长5.1倍。此工作经验已纳入省商务厅的政府职能转变案例,拟在全省范围内宣传推广。

不断压减自由裁量权,确保执法公平公正。敢于自我革命,在全省范围内率先修订出台《营口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试行)》,以最大限度地压缩执法人员手中的"弹性空间"。新的《裁量基准规定》自由裁量充分考虑企业违法情节、环境守法意识和经济承受度等因素,利用裁量系数和数学公式,在自由裁量范围内精准计算处罚金额,用一个数字代替了原来的区间幅度,完全避免人为的弹性空间带来的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此举在全省是首创。

深化“互联网+监管”,不断优化执法方式。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的手段及应用,推动生态环境监管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建立融合在线监控、高空视频、污染源全过程监控等系统的“营口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预警指挥调度中心”,重塑“执法一体化”流程,打破传统数据壁垒,全方位支撑综合执法监管。通过在线数据和工况数据双重印证的方式,对企业实施有效的非现场执法,实现无事不扰、小事限扰。

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排污单位积极履行环保主体责任,强化守法意识,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以日常维护保障达标排放,以提标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据统计,全地区钢铁、20吨以上燃煤锅炉、菱镁(规模以上)、铝材、玻璃、污水处理行业200家企业2021年环保投资31.0亿元,其中环保运维21.2亿元、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9.8亿元;2022年环保投资预计超过44.6亿元,其中运维23.3亿元、升级改造21.3亿元。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